从马伯庸那,我悟明白了几个简单道理

weixin white
文章目录

前段时间的状态一直不好,读的书也会选择一些轻松的。就这样,《太白金星有点烦》被我选中了,花了7个多小时的时间读完,现在回想其中的细节我基本都记不得了,但这本书读完后的感觉确实让我记忆深刻,可以说就是两个字,“过瘾”。

我对马伯庸的了解还停留在《长安十二时辰》,还只是了解,并没有深入的去读他的书。直到读完《太白金星有点烦》,原来“鬼才”这个称号果然名副其实。更难想的是,这部短篇是他在刚刚完成一部大稿后,为了缓解疲惫写的一部书。

乘兴而写的作品,轻松豆瓣9.1分,2万多的好评。细数他之前的作品,几乎出一本就是一部影视IP。总而言之,他太会写故事了。

以前的我,在读完这种小说后,只会沉浸在过瘾的感觉中,就像是刷短视频时的感觉,看时愉悦,看完就想不起来。现在的我,会去思考下文字外的东西,比如,为什么马伯庸会有如此之强的文字功底?

通过一些了解,我找到了一些关键点。

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,马伯庸从小跟随父母搬迁过各种城市,后来又到新西兰求学,这些丰富的经历加上在新西兰有大量的空闲时间,马伯庸的写作之路开始了。

在这个背景下,就隐含了一个重要的信息点,那就是记录

老舍先生在《北京文艺》发表过一段文字:

要天天记,养成一种习惯。刮一阵风,你记下来;下一阵雨,你也记下来,因为不知道哪一天,你的作品中就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,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,就写不丰富。
写作品不仅仗着临时观察,更需要随时留心,随时积累。

马伯庸也非常重视笔记的重要性,读书时记录的感受和思考,可以帮助日后写作积累资料。

到这就不难看出记录和积累是写作的根基。这个观点其实不是什么新颖的点,可我们就是经常会盲目的相信自己的大脑,认为自己不用动笔也能记住。连老舍、马伯庸这种水平的作家都重视笔记记录,我等小白想要发展自己的写作能力,记录是必不可少的。

当我为自己今年能坚持读了20本书而沾沾自喜时,看到马伯庸每年要读将近2000万字,我瞬间就明白了他为什么会有那么强的文字能力。

比我有天份的人比我还要努力,而且勤奋的还不是一点点,是数量级上差距。如果说记录是根基,那么努力坚持、保持勤奋则是主体。当我抱怨公众号不好做,短视频不好做的时候,我应该想到我的竞争对手可能已经坚持了700天日更了,做了100条失败的视频了。

勤奋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,大多数人都知道应该努力,可为什么通常做不到?为没发生的事情担忧,为发生的事情后悔,这两件事是我们最经常做的事情,也是最亏本的事情。担心公众号没有红利了,迟迟不肯开始,担心自己付出大量时间但收益甚微,也迟迟不能坚持日更。等到自己30已过又感慨自己在20多岁的年纪没做有积累的事情。这些都是自己常做的亏本买卖。

今天是公众号坚持日更的第45天,用一句曾国藩的16字箴言“物来顺应、未来不迎、当时不杂、既过不恋”,送给自己,也送给看到这篇文字的有缘人。

留下第一个评论